新闻中心

两位院士、40多家科研单位代表纳言献策为淡水渔业高水平发展助力

时间:2024/01/21 08:20:20 阅读:1 作者: 米乐体育app怎么下载

  原标题:两位院士、40多家科研单位代表纳言献策,为淡水渔业高水平发展助力

  2023年11月8日,淡水渔业高水平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家鱼人工繁殖成功65周年纪念活动顺利举行

  2023年11月8日,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淡水渔业高水平发展”为主题的“淡水渔业高水平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家鱼人工繁殖成功65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围绕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病害与免疫防控等当前淡水渔业领域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和前沿科学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中山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学校;珠江沿江6省及福建等省级研究院所,水科院院属单位共4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和事业单位代表参加研讨会。

  此次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主办,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水生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及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与绿色养殖重点实验室承办,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广东百容水产良种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德权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千江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硕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徐瑞永所长,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庆德副总裁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党组书记陈金发为开幕式致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朱新平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陈松林院士作线上报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戈贤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炜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李家乐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刘兴国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朱新平研究员、谢骏研究员及李宁求研究员、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程开敏总裁助理、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韩林强首席技术官作主题报告。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英杰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黄志斌研究员及副所长魏泰莉副研究员主持。

  桂建芳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五种鱼类精准育种技术:第一、基于基因编辑技术路径导入有益基因或除不利基因;第二、基性别特异标记技术路径培育单性群体;第三、基于可控原始生殖细胞开关技术路径生产不育子代;第四、基于借腹怀胎技术路径提升育种效率;第五、基于基因组整合及有性生殖重获路径创制基因重构的合成多倍体。

  基于这些技术,他们团队获得双三倍体银鲫“中科3号”后,继续选育,将有着非常明显杂种优势性状的新双三倍体雌鱼与兴国红鲤连续多代雌核生殖,获得了稳定的雌核生殖双三倍体克隆系。此外,桂建芳院士还介绍了中国驯养、选育、世界知名的第一种观赏鱼—金鱼,正是基因选育的结果。

  陈松林院士在报告中表示,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起步很晚,发展却很快,1984年仅0.94万吨,但2021年达180多万吨。

  尽管如此,海水鱼类养殖种业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鱼类生长慢、养殖周期长;近亲繁殖、种质退化、抗病力差;雌雄生长差异大;有些值类雌雄大小无差异,但难以鉴定雌雄性别等正影响着苗种繁育;有些角类抗逆性差,离水即死;缺乏适合深远海养殖的值类品种等亟待解决。

  生物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大范围的应用在水产种业发展中,海水鱼类育种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第一、海水鱼类基因组解析实现零的突破;第二、揭示半滑舌塌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第三、阐明牙鲜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第四、解析海水鱼类抗细菌病性状的遗传基础和调控机制。

  但目前产业任旧存在许多短板:新品种数量仍然不足,难以满足国家食物安全的需要,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发掘不够,优异种质(基因)资源缺乏;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大多数海水鱼类尚且还没有取得突破;突破性新品种少,难以满足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需要。

  针对上述不足,陈松林院士给出四个加强,一个加快的建议,最后力争2030年海水鱼类养殖产量从现在的180多万吨提高到500万吨以上!

  戈贤平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概况,体系自2008年建立后,大宗淡水鱼年产量从1445.6万吨增至2022年的2026.1万吨,增长了40.2%,其中,养殖品种产量排序为: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鳊鲂青鱼。

  目前,大宗淡水鱼养殖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病害造成重大损失,损失金额达50亿以上;产业绿色程度亟待提高,池塘老化,产业链有待加强完善,消费需求尚且没完全回复,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度提升,塘价和市场批发仍有扩大趋势,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政策不明朗等。

  今后,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怎么样发展?戈贤平研究员表示:第一、追求健康营养,大宗淡水鱼产业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和健康发展转型;第二、加快种业发展步伐,品质优、抗病强和适合不同养殖模式的新品种市场需求量增大;第三、精深加工业发展加快并将成为大宗淡水鱼产业新的增长点;第四、产业日益融合发展,渔业多元价值实现将为产业带来新的增值空间。

  胡炜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他们通过基因编辑、免疫荧光等生物分子技术,在斑马鱼中证实SCG2是一种新的生殖内分激素,GnRH3具有调控鱼类PGC增殖与性腺分化的新功能,鱼类kiss/GnRH3神经元定位关系及Kiss2在性腺分化发育中的调控作用,LH在脊椎动物生殖中的“非经典”功能,发现鱼类生殖轴/生长轴的调控新通路,发现鱼的配子成熟需要m6A修饰等。

  通过动物性逆转技术,人工诱导黄鳝直接定向发育为雌性的技术,黄鳝高效种质纯和的有丝分裂雌核生殖技术等对鳝鱼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系列试验成果。此外,运用鱼类生殖操作育种技术,在斑马鱼上开展了育性可控生殖开关策略并获得了相关专利。

  李家乐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草鱼的背景,包括名称由来、拉丁名释义、养殖历史。其次,介绍草鱼种质资源情况,分布于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分布东半部的中蒙俄三国交界的黑龙江流域至珠江流域的江河干流和大支流中。

  通过对不一样的区域草鱼进行种植鉴定,发现国外草鱼大多出自长江流域。此外,李家乐教授还展示了关于草鱼种质资源的研究,团队通过种内杂交育种发现后相继了获得“沪苏1号”、“沪苏2号”新品系。2023年,通过基因(生长与肌间刺相关基因)编辑开展草鱼选育研究。

  未来,将围绕“优质”和“速生”等两个重要育种相关形状开展新品种设计和选育工作。优质将围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肌间刺三个性状开展选育工作;速生围绕速生、溶氧利用及饲料利用三个性状开展选育工作。

  报告题目:从家鱼人工繁殖到现代水产遗传育种—珠江所在“吃鱼难”到“吃好鱼”发展中的贡献

  朱新平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对家鱼人工繁殖有着重大贡献的钟麟先生生平简介。其次,介绍了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科研攻关历程、成功原因、收获荣誉。从家鱼人工繁殖到现在,珠江所开设了技术培养和训练与推广,开展了遗传育种研究,开发新养殖对象、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革新、推广良种良法等工作。

  未来,珠江所将立足国家水产种业的需求,围绕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开展研究与应用,为水产养殖业奠定坚实的种源基础,为百姓餐桌提供更多的优质蛋白。

  刘兴国研究员在报告中表示行为是生命的表征,光强、光质、声音、水流等对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较大影响,做设施化养殖,有必要了解养殖动物习性、满足动物福利养殖要求,

  才可最大限度利用设施化养殖优势。但目前很多地方的设施化养殖仍有待完善,以黄颡鱼、黄鳝中开展了设施化养殖为例,详细的介绍了与设施化养殖必须要格外注意的点及未来设施化养殖的相关建议。

  程开敏博士在报告中表示今年受到天气积温影响,总体养殖量下降,淡水鱼下降较为显著,虾料销路差,海水鱼稳中有升。其次,捕捞量鱼粉对原料价格的冲击效应大,养殖综合成鱼本高,水产品价格波动大,对产业链的冲击较大,养殖单元与饲料企业盈利低,养殖积极性受挫。

  此外,水产养殖面临计划赶不上变化,预测失效、养殖跟风等问题。未来水产养殖应如何转变?程开敏博士给出了几个建议:意识上转变:向成功者学习,看趋势、拒跟风;养殖品种结构上调整;养殖技术与模式上转变;反季节养殖,拉长价格周期;正确解读养殖模式与管理技术的AI;从数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韩林强总监在报告中首先从育繁推一体化、生产工业化、营销现代化、管理数据化、效益显性化五个方面介绍了现代种业的发展,并介绍了其公司的基本发展状况。此外,韩林强表示,三水白金通过与珠江所产学研合作创新,在繁育方面获得了“优鲈3号”,如今已经推广并取得了相应的实效。

  谢骏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水产品为国民带来优质蛋白,但高强度开发、资源过度利用、尾水无序排放正制约着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亟需水产调控、尾水治理及生态模式转型。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主导的当下,水产养殖的发展受到了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多重制约下,水产养殖该怎么办?

  在此背景下,谢骏研究员团队在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首先,理清了高密度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特征,发现池塘环境驱动因子和驱动途径,构建了池塘C/N平调控体系,提出了“双碳源理论”,创制出强化型生物膜技术。

  其次,在治理技术方面,他们开发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藻菌共生体系+LED光谱技术,证实和形成了“好水养好鱼”治理评估技术。此外,创建了特色品种和大宗品种耦合减排模式,创新出大宗淡水鱼零换水养殖模式,探索出“小流域治理+尾水梯级减排”共治模式。

  李宁求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珠江水产研究所在鳜鲈鳢病毒病全链条精准防控做的相关工作:首先,在种苗病毒净化技术,进行了鳜鲈鳢病毒流行病毒病流行病学特征,建立了鳜鲈鳢无病毒苗种生产体系等。

  其次,在病毒疫苗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方面,他们所构建了CPB细胞系,创制出ISKNVSCRV二联疫苗等,建立疫苗规模化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大大降低了疫苗制备成本,提高了疫苗质量与稳定性。创制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弹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等。

  此外,在疫病区域化精准控制技术方面,创建了疫病区域化精准控制新模式,建立了区域化生态精准防控技术,制定了养殖全过程免疫技术级规模;开展了疫病区域化精准防控模式试点示范等。

  扫码时,请注明:姓名+所在地区+品种+行业身份(如鱼中、流通商、养殖户、经销商)

  20年后重回广东!超1800人出席,第十四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内卷加剧,虚假原料扰乱市场!郑石轩:当“寒流”裹挟饲料业,粤海怎么样保持持续活力?

  100%鱼粉替代?!“无鱼”饲料养殖在加州鲈和对虾上成功应用,解决“卡脖子”问题指日可待

推荐信息
《我国溶菌酶含片工业研讨陈述》是中经先略经过科学的计算、数据模型剖析和定性定量研讨猜测等办法对溶...
《我国溶菌酶含片商场现状剖析及远景猜测陈述》是中经先略根据溶菌酶含片商场现在的状况进行深度全方面...
《我国溶菌酶含片商场查询研讨陈述》是根据中经先略商场咨询中心对溶菌酶含片商场深化、广泛的查询,并...
【小铎提示】“建设性”一词与“解构性”相对,旨在强调为现代世界提出一个积极的选择途径。“建设性”...